[摘要]草婴先生清瘦矮小,待人谦虚温和,生前从未听他高声说话,是典型的文弱书生。然而作为翻译家,草婴先生可谓一个巨人。写这篇短文时,我的心里很自然涌出两个词,一个词是桥梁,另一个词是脊梁。 前几日,画家盛珊珊从美国写信来,约我为她的父亲草婴先生写一篇纪念文章。三十多年前,我刚从大学毕业,分...
MORE>>林少华近影 《异乡人》 《奇鸟行状录》 《挪威的森林》 《乡愁与良知》 林少华在他的书房“窥海斋”里看书 林少华和村上春树(左)合影 讲台上的林少华。(均采访对象供图) 青岛的二月,是林少华口中“最冷的时候”。自1999年在 中国海...
MORE>>许渊冲的《朗读者》海报 青年许渊冲 2月18日播出的《朗读者》,其主题为“遇见”。濮存昕、柳传志、周小林与殷洁、蒋励、张梓琳、许渊冲各自朗诵,又分享了自己的“遇见”故事。他们遇见爱情,遇见事业,遇见素不相识的帮扶…… 而我们,安静地看完节目,遇见几段正能量满满的人生。 许渊冲说到他最初的...
MORE>>近日看到央视新开办的一档节目《朗读者》,有一期的嘉宾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主持人董卿的访谈中,许老讲了一句话:“人生就是要创造美,享受美。”这句貌似平常却富含哲理的话,令我深有感触,勾起了常驻内心的一些想法。 我是从事翻译出版工作的,对涉及翻译之事自然...
MORE>>张维为在翻译的“国家队”里干了5年。 给领导人当翻译不光是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因而翻译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30岁以上的,一般就不会再被安排担任领导人的口译工作了。主要出于这个原因,张维为在翻译室工作5年之后,也就是年届30之时,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了另一个选择:离开外交部,到联合国...
MORE>>央视《朗读者》走红,首期节目中的嘉宾之一、96岁的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和主持人董卿的对谈感动无数人。许老在节目中提及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林徽因的《别丢掉》,也迅速翻红。在节目中坦露心声的许老说,当年译这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当他朗诵其中诗句时,不禁哽咽流泪。时至今日,许老仍然坚持笔耕不辍,不...
MORE>>“我都是老爷爷了,能给你谈些什么呢?” 听说我人还在大英图书馆,戴维・霍克思(David Hawkes)老先生在电话里好像很犹豫。他似乎对翻译《红楼梦》的话题,没有特别的兴趣。他先是说译著已经出版多年,自己上了年纪,差不多与世隔绝,没有什...
MORE>>籍贯:安徽歙县 生于:1929年 翻译作品:译著《雪莱诗选》、《狄金森诗选》、《雪莱抒情诗全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雪莱抒情诗选》、《美国现代诗抄》、《南斯拉夫马其顿诗选》、《中国的战歌》、《中国在反击》、《史沫特莱传》、《伊索寓言全集》、《雪莱全集》等。文学作品:诗歌《塞上行》,剧本《车...
MORE>>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翻译。在二十世纪的风云激荡中,许多学者为翻译他们的著作付出了极大的精力,郭大力就是其中一位。 郭大力,1905年出生于江西南康,1927年大学毕业后,他便开始着手翻译《资本论》第一卷。当第一卷译稿出炉后,面对后续两卷的翻译工作,他犹豫了。郭大力日后...
MORE>>傅雷一生痴爱艺术。他欣赏艺术的美,常常有独到的发现和感悟,似乎比别人多了一副睿智深邃的慧眼。他总能感受到艺术美的精魂,引发起感情的汹涌澎湃,因为他有一颗天真单纯的心。他像是活在艺术美的世界里,孜孜矻矻地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太唯美了,太理想化了,他就显得很孤独,也很痛苦,与世俗似乎有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