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主席将精选出的十余本汉译法国文学名著作为国礼相赠,其中就有著名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玉民翻译的《三个火枪手》中译本。 19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也在同一年,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毕业生李玉民作...
MORE>>冀朝铸从小在美国生活,能说一口漂亮的美式英语。新中国成立后回到祖国,为周恩来总理做了17年的翻译,亲历了中国外交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被称为“红墙第一翻译”。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朝鲜的开城来凤庄正式开始。冀朝铸于1952年进入志愿军代表团谈判组工作。冀朝铸很快发现,中美双方代表言辞激烈,有时甚至...
MORE>>他出身名门,生性率真;他译著等身,淡泊超然;他醉心书斋,孜孜以求于人生的快乐。他就是我省著名翻译家陈登颐。 这是一间凌乱的居室。简陋的家具上落满了灰尘。家具上摆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电视机的插销无精打采地耷拉在组合柜外,显然主人已经许久没有坐下来欣赏节目了。居室中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排过时的组合式沙...
MORE>>2014年10月18日,雾霾笼罩京城。早餐刚过,老专家沙博理走完了99年极富特色的人生历程,在自己的家里安静地走了。 就在两个月前,他作为唯一一位中国籍的外国人获得了国家级荣誉——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每年,这个奖由国务院领导人专门颁发给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的外国翻译家和出版家。沙博理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来...
MORE>>赵振江年逾古稀,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不过,他恐怕仍然是中国最活跃、最高产的西班牙语诗歌翻译家。 迄今为止,他已经翻译了数十位西班牙语诗人的十几万行诗句,而且这些诗人无一例外都是西语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名家大师。卢文·达里奥、米斯特拉尔、巴勃罗·聂鲁达、塞萨尔·巴列霍、尼古拉斯·纪廉、...
MORE>>翻译是外交战线上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施燕华就是新中国翻译队伍中的一名佼佼者。1965年,施燕华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在外交部工作了近40年的施燕华经历了四代领导人的不同时期,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令她最为难忘的是:第一次给周总理...
MORE>>刘炳善认为,译者要把自己全部心血、精力、修养、才思都倾注到作品的翻译中,才有可能成就一件艺术杰作。 著名翻译学家刘炳善教授在2010年的岁末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挚爱的学术事业,离开了融注他晚年心血,本来可望2011年春节前完成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续编》。 刘炳善教授走过了83年的人生道路,在生命的...
MORE>>解说: 他出生于银行世家,虽然童年丧父但仍备受呵护享尽富贵 他被认为是白虎星下凡,命中注定他将成就一番大事。 他与英籍妻子戴乃迭携手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合作翻译了一千多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著作 离骚、楚辞、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以及鲁迅文集…… 通过他们的翻译,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学,也更加了解了中国 ...
MORE>>2006年11月25日这个日子将永远铭记在我心里。这一天,我非常荣幸地为到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了乌尔都语的翻译工作。这是我梦寐以求却从未奢望过的事情。光荣、艰巨、兴奋、紧张、顺利,是我自己对这次翻译工作的感受。 光荣的使命 艰巨的任务 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人民...
MORE>>日前整理旧物,发现了一本1951年7月印制的《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通讯录》。在翻看这本纸质发脆的通讯录时,勾起了我对这个协会的遥远而美好的记忆,因为我也是它的会员之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翻译协会,据通讯录统计,会员有近三百人之多,包括了上海的各界名家,如巴金、姜椿芳、罗稷南、曹未风、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