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资讯 » “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今起启动申报

“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今起启动申报

发布日期:2019-12-31      阅读数:902 次

“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以下简称‘翻译奖’),将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积极打造一个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高规格、高品质、高影响力的文学艺术翻译奖项,推动新时代上海文学、艺术翻译事业的发展。”今天下午,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新闻通气会上,市文联党组书记、首届翻译奖组委会副主席尤存介绍说。

“翻译奖”的创办,一方面将提升上海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码头”的能级,推动上海国际文化翻译中心建设,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多地来沪出版、展出、展演、展映;一方面将助推上海原创文艺作品“源头”建设,进一步用好用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着力推出更多“上海原创”,推进新时代的上海文艺创作更好地走向全国、拥抱世界。

继往开来,全新引擎

2019年初,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5位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设立翻译奖,打响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的建议”的提案(0858号),呼吁在上海成立文学艺术翻译奖。

近代以来,上海就是中外文艺交流的“大码头”,在文学上更有“外国文学翻译摇篮”的美誉,拥有傅雷、戴望舒、孙大雨、草婴、方平、钱春绮等众多名家及作品。上世纪的二、三、四十年代,当时的文坛主将如鲁迅、茅盾、郑振铎、巴金等都在文学创作的同时,大力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戏剧、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同样是人杰辈出、作品丰富,李叔同、陈歌辛、郑正秋、徐悲鸿等人一边从事翻译,引进了大量世界优秀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一边开展原创,不少优秀的作品被翻译到了海外,传播广远,成为佳话,他们都是中外文艺互相交流、彼此推动的典型。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新时代的上海传承、延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文化底蕴和精神,“翻译奖”的创设,正是对这一文化底蕴和精神的具体表现,这也将成为新时代上海文艺翻译事业继往开来的新平台、再创辉煌的新引擎。

立足上海,面向世界

首届“翻译奖”将于2020年正式运作,申报作品的出版或展演年限为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以后拟定为每3年举办一届。

“翻译奖”的评选和表彰对象为近年来专业水平上乘、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文学、艺术翻译作品。作品能有效地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思想文化交流与文艺事业、文化产业合作;能准确地移译原作的各种信息和文化符码,符合翻译伦理和艺术标准并有一定的创造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良好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在译入语读者群和译入语社会中的影响)。

作为地域性奖项,在评奖年限内的评奖作品及翻译者范围包括:将上海出版或上海原创的以及上海作者(暂限当前上海户籍或上海市居住证)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为外文,并正式出版、进入当地市场或公开演出、上映、展出的翻译者;将国外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为中文,并在上海正式出版或在上海公开演出、上映、展出的翻译者;上海翻译工作者(暂限当前上海户籍或上海市居住证)翻译中、外文的文学、艺术作品,正式出版并进入当地市场或公开演出、上映、展出的。

奖项囊括,文学艺术

“翻译奖”受益人为翻译者,评奖只在申报时在世的翻译者的作品中进行。“翻译奖”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联合主办。组委会由上述各主承办单位构成,并建立评委库和评委会,评委库成员为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翻译的专家、学者。为保障评奖的公平、公开、公正,组委会将设立由专业领域、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监督小组。(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附: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1.文学翻译奖:中译外(首届仅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阿拉伯):5部作品及翻译者(或以下);外译中(首届仅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阿拉伯):5部作品及翻译者(或以下)。

2.表演艺术翻译奖(舞台表演、影视表演):中译外:(首届仅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阿拉伯、中国周边其他国家主要语种)5部作品及翻译者(或以下);外译中:(首届仅限英、法、德、日、俄、西班牙、阿拉伯、中国周边其他国家主要语种)5部作品及翻译者(或以下)。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19年12月25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英语翻译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