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园地 » 文学翻译 » 开拓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广阔空间

开拓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广阔空间

发布日期:2018-01-28      阅读数:1190 次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文学正前所未有地与世界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关联。1月17日,“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届文化自信与文学传播”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卓越、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运全、《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等参加启动仪式。活动由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人徐宝锋主持。

   “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项目由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暨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小说选刊》杂志社共同主办,旨在向全球推介100位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将作家简介、代表作品以及展示作家风采的短视频翻译为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尼泊尔语、罗马尼亚语等10种语言,1000张作家名片集体亮相。项目集结了专业译介团队和文学阵地的资源,各取所长。其中,《小说选刊》提供当代作者、作品资源,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海外译者资源及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提供学术支持。

    阎晶明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作协非常重视并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举办了三次国际汉学家文学翻译大会和多次多边文学论坛,主办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工程,支持《人民文学》杂志9个语种出版发行,为扩大中国文学海外影响力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汉学家、翻译家热情参与,主动、迫切地选择中国作家作品进行翻译推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作家及其译作数量、语种不断增多,莫言、曹文轩、刘慈欣等先后获得国际文学大奖;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强。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在文化、文学方面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软实力显著提升的有力证明。但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多方合作,从多角度、多方位推动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项目采取多家专业机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打破瓶颈,开拓新局面。

    于运全分享了最新的一组中国国家形象海外调查数据。他谈到,在全球最大的22个经济体中,52%的受众认为中餐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47%的受众认为中医药代表中国文化,而仅有10%的受众认为中国文学作品代表中国文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群体不够鲜明,尚未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我们要在翻译与传播方面多下功夫,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作出贡献。

    王干在启动仪式上详细介绍了项目整体设计,即整合主办方优势资源,以精准、鲜活、客观的传播标准,努力解决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最好的作家作品呈现给全世界。首批遴选的100位作家中,将充分考虑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30后”作家5位、“40后”“50后”“60后”作家各15位、“70后”“80后”作家各10位以及20位诗人、10位散文家。

   “此次1000张中国作家名片集体‘亮相’,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大创新,会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优秀作家作品。”徐宝锋介绍,这不仅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响应,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界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启动仪式后,陈晓明、王跃文、邵丽、刘醒龙、梁鸿鹰、张清华、赵本夫、郭宝亮、徐则臣、蒋泥、周李立、李玲、刘卫东、于小植、赵冬梅等20余位作家、评论家围绕“文化自信与文学传播”展开研讨。

    陈晓明认为,文学是一个国家最具有公众接受广度的文化形式。中国的作家队伍非常坚实、庞大、有实力,只是养在深闺人未知,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让我们的作家为世界所认识,这确实需要中国的有识之士、能人志士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冲锋陷阵。

王跃文谈到,在对外推介中国作家作品时,要用作品质量说话,避免过多的概念化、符号化的包装,同时要注重作家权益的保护。

    赵本夫说,要消弭西方对于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的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中国的价值观一定会被世界读者更广泛地接受,虽然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但中国作家应该有自信,心平气和地创作一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张清华表示,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当中,除了注重传播之外,更要以高度清醒的文化自觉深入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推动文化接受。中国作家应该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是谁,自己的传统是什么,自己应该怎样面对文化、面对现实、面对世界,这是中国作家的使命。

    刘醒龙自2016年6月起沿长江行走,所见所闻令他对“文化自觉”深有感触。他感叹,中华民族对文化有着深深的、自觉的热爱与憧憬,越是走进人民,越感受到应该在创作中突出本土的文化自觉。

    郭宝亮说,中国作家经历了向西方文化学习又回守中国文化的阶段。这是一种超越式的回撤,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作家在双向吸收和超越的过程中巧妙、和谐地结合了中国元素和世界元素,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在,作家们要忠实于良知,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写出真正立得住的中国故事,这是进行文学对外传播的基础。 

    来源:文艺报 日期:2018年1月25日 作者:刘晓闻

    心译翻译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