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资讯 » 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助力中国学术走出去

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助力中国学术走出去

发布日期:2016-02-15      阅读数:1296 次

       怎么把中国好的学术成果传播出去,如何能把国外优秀的学术成果引进来,怎么在虚拟世界抢占传播的话语主动权和实践的引导权……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作搭建的“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对此进行了探索。

       五大理念促成合作关系

     “创新发展是指平台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学术研究、教学出版;协调发展意味着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文化事业从业者应该携手推动中国文化、学术事业的发展;绿色发展意味着通过平台培养年轻群体,使文化传承代代不息;开放发展是指以开放增进活力,促进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的合作,携手共同探讨问题;共享发展是指解决公平问题,以平台整合三方优势,影响大众,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阐释了这一合作平台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方强强联合的产物。合作三方认为,当下全球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和相关产业正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正在改变文化与传播产业的技术、受众与业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之前在文化与传播研究上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建树。因此,亟待各方智慧的凝聚,以应对乃至引领这一变革。合作共建“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即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出版单位联手在此背景下的尝试和创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平台建设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三方合作翻译、出版“数字时代全球媒介、传播与文化前沿”译丛,二是合作举办“技术、媒介与文化”系列国际高端学术论坛,三是合作举办译丛系列沙龙及培养一支业务素质高、科研水平过硬、翻译能力强的高水平队伍。合作三方均表示,搭建平台旨在关注前沿,服务国家文化和传播战略;回应变革,借助多学科的贯通重建智识框架;联手探求文化之美、传播之美、思想之美、文字之美。

      “现今国内新闻传播领域在理论和实践方层面都面临着挑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认为,将全球顶尖学术思想引进中国和将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成果推介至全球具有必要性。他表示,三方合作搭建平台,对于学者共同从理论前沿、实践前沿的角度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共同开展以翻译研究为基础的合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表示,这次合作是以学术出版引领学术发展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希望通过主题书目的出版和系列国际高端学术论坛的举办,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凝聚学界智识,为引进世界先进文化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新贡献。

       三角结构助力内容传播

     “三角关系最稳定。”作为“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项目的执行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主任殷乐如是说。

       殷乐的实验室是国内首个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殷乐这样解释着平台建设的“三角关系”:第一是合作翻译出版与文化和传播核心概念相关的系列书籍。“目前‘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正着力于翻译出版全球文化传播领域顶尖思想家和学者的著作。”同时三方还将选取优秀的中国文化著作进行外译。第二是开展基于传播和文化前沿问题研究的系列学术论坛。第三是基于新媒介环境、新传播环境下的跨学科平台进行人才培养。学术成果、学术交流和学术人才构成相辅相成的三角结构,共同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战略,进行学科贯通和新学科建设的探索,促进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国外优秀文化走进来。

       该实验室教授梁虹表示,201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同建立实验室,旨在通过双方合作建立从事媒介与文化集成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学术机构、多学科交叉的合作平台。实验室成立以来,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举办“中国外宣报刊中的英语语言使用研究”学术沙龙、研究方法讨论学术沙龙;举办广播影视数据库建设研讨会,进行合作建设数据库的探索;与多伦多大学的麦克卢汉研究中心举办三方教学科研合作洽谈;举办“媒介与传播学术前沿问题追踪”的学术研讨会等。“2016年即可开展量化研究、焦点访谈等项目。”梁虹说。

       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鉴文摘分社社长张昊鹏对平台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3个建议:第一,平台的立意应当奔着去担当文化交流的桥梁的方向努力;第二,平台的建设应当体现现代媒体发展的速度;第三,要有经典意识,通过三方合作把这个平台真正变成文化引进来的经典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王怡红借用古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评价这个平台,她认为平台本身的宗旨也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要回应前沿问题,这个回应是服务于国家传播与发展的大战略;另一个是扩大跨学科研究的视野,通过跨学科三方多边关系合作的平台,培养中国知识分子融入中西融合的知识体系框架当中。她相信这个平台会在这方面起到一些推动作用,同时希望平台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翻译品牌。

     “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院长程维说,中文译外文的数量2013年起已经超过了外文译中文的数量,这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对外国了解中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认为,信息化时代,翻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它应该遵循我们跨文化传播的规则、规律。同时要特别重视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翻译或者传播的发展,包括互联网和手机等都应是传播中国文化、中国信息非常有效的渠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邱明从实践的角度谈道,文化传播或者媒介传播在当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传播研究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传播的话语权,借助这个平台把国外媒介先进的传媒理论引进来。另一方面需要建设中国的话语体系,从传播实践确立中国的形象,从翻译理论上要有中国的声音,有中国的话语权。“平台可以从全方位、更多的视角、更宽广的领域来探讨这个问题。”

       来源:广西电视网 日期:2016年2月14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