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名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译者名家( Page 29 )
  • 作为翻译家的徐迟 
    发布日期:2017-12-27      阅读数:1606 次

        关于恩师徐迟先生的翻译生涯,我曾写过两篇文章:一是《坎坷译路——徐迟的文学翻译生涯》(原载《中国作家》1998年第1期);二是《“解放是荣耀的”——徐迟“二战”题材译作略述》(原载《中华读书报》“文化周刊”2015年9月30日)。近20年来,我不断地在寻找和搜集恩师散佚的集外文字,包括他早期出版的译著和...

    MORE>>
  • 叶君健与韩素音 
    发布日期:2017-12-26      阅读数:1738 次

    [摘要]待来客坐定,叶先生把我和她互相介绍,听到我的名字,来客笑着点头:“啊,班主任嘛!”我听到她的名字韩素音,只觉如雷贯耳,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图为刘心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天我去北京恭俭胡同叶君健先生的三合院拜望他。院内花木扶疏,正房客厅宽敞明亮,我与叶先生正交谈,忽听...

    MORE>>
  • 傅光明:中国的文学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7-12-25      阅读数:2004 次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要感谢国际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的罗瑟·乔丹主席,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代表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在此简要介绍中国文学博物馆的情况。这也是我平生的第一次英文演讲。     众所周知,在2000多年悠久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群贤辈出,在传统诗歌、散文...

    MORE>>
  • 外裔中国人沙博理 
    发布日期:2017-12-24      阅读数:1999 次

    沙博理与夫人凤子的新婚照片(摄于1948年) 1925年,沙博理与父亲、母亲和妹妹在纽约合影   2011年4月2日,沙博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0~2011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并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二战”时一身戎装的沙博理(摄于1944年)    “外国专家” &nb...

    MORE>>
  • 沙博理与叶君健、葛浩文 
    发布日期:2017-12-24      阅读数:2188 次

       说起来,沙博理(Sidney Shapiro, 1915-2014)和叶君健(1914-1999)是同时代人,犹太裔美国籍的沙博理1947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两人在外文出版社英文期刊《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共事。他们都翻译了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叶君健的英译本早在1946年就完成并在英国出版,沙博理则是在十年之...

    MORE>>
  • 余光中:汉语之美的守护者 
    发布日期:2017-12-21      阅读数:1379 次

    诗人余光中逝世,无论是文学界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用不同方式表达了对其哀悼之情。 他曾在海外生活多年,也是一位出色的译者,他曾翻译过王尔德的喜剧《温夫人的扇子》,并颇为得意地说,有的地方自己的译文胜过王尔德的原文,因为“有些地方,例如对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这种地方,原文不如译文,不是王尔德不如我,...

    MORE>>
  • 著名诗人屠岸介绍 
    发布日期:2017-12-20      阅读数:2226 次

           屠岸原名蒋壁厚,1923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他学鲁迅,用母亲的姓作为笔名的姓,名为叔牟。屠岸历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华东文化部副科长,《戏剧报》编辑部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

    MORE>>
  • 新挑战下也有新机遇 
    发布日期:2017-12-18      阅读数:1200 次

    外语能力,是海归最明显的优势,不少海归凭借这种优势,择业时选择做“翻译官”。近年来,随着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海归翻译也面临行业发展的新局面,那么,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优势何在?专业素养是关键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外交流不断扩大,国家对语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少海归选择加入翻译行业,发挥其...

    MORE>>
  • 著名诗人屠岸逝世 
    发布日期:2017-12-17      阅读数:1399 次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消息,2017年12月16日下午5点,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岁。        屠岸,1923年11月22日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原名蒋璧厚。他的父亲蒋骥曾留学日本,是一位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母亲叫屠时,写...

    MORE>>
  • 林少华:翻译既耽误了我也成全了我 
    发布日期:2017-12-10      阅读数:1518 次

    你知道我家在农村,七大姑八大姨,人家来看看你,咱们也不好说我闭关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吧,乡下的人也不知道村上春树是怎么回事。这三点都比较适合我,翻译起来能出速度,更重要的是感觉翻译他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享受。 日前,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来梅并在嘉应学院进行了主题为“诺贝尔文学奖与村上春树”的演讲。林...

    MORE>>

每日一句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