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园地 » 杨绛接力胞妹点烦名利场

杨绛接力胞妹点烦名利场

发布日期:2018-03-11      阅读数:1235 次

    《名利场》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萨克雷的代表作,描绘了混迹于“名利场”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有辛辣的讽刺,也有令人动容的情感。本书的翻译者杨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也是杨绛先生的胞妹。这部译文精彩传神,是在钱锺书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已畅销半个多世纪。2014年,杨绛对该译本亲自“点烦”,最终成就了一段英语文学翻译史上的接力与传奇。近日,“点烦”本《名利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也是杨绛生前亲自经手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据编辑介绍,“点烦”就是去掉可简的字,使译文更加洗练明快,这是一道很细致,
也很艰巨的工序。

经典译本:
钱锺书指导翻译杨绛点烦

    杨必没有出国留过学,但聪明用功,并长期跟外国在华的修女学习外文,所以语言方面造诣很高,而且文学底蕴深厚,曾在复旦大学外语系任教。除了《名利场》,还翻译过英国作家埃杰沃斯的《剥削世家》等作品。
    杨必所译《名利场》半个多世纪以来被文学翻译界奉为不可多得的佳译范本。评论家认为:“她的译文往往打破语法的桎梏,摆脱语序的束缚,推倒原作结构,紧抓原作实质,大胆地来一个‘再创作’,达到了译作的较高境界:忠而不泥,活而不滥。”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的相关人员介绍,杨必从事文学翻译,与其姐夫钱锺书的鼓励和指教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翻译《名利场》的过程中,有关翻译的风格,以及书名的确定,都得到了钱锺书的直接帮助。而杨绛对《名利场》译本的“点烦”,在杨必优秀译文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整个行文十分紧凑、干净、流畅、明快、传神,质量达到了至臻的境界。
    杨绛在“点烦”本前言中透露:“二〇一三年春,我决意将小八妹杨必在钱锺书指导下翻译的《名利场》从头校对一遍。我找来萨克雷原著进行校订,文字语句,并加点烦。后因病小有中断,不能工作,心上总嘀咕着还有什么要紧事没做完。经休养多日,居然能看书了,才省悟到还有件要紧事没完工呢!这就是杨必译的萨克雷《名利场》还有最后三数章没点烦修润。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二日我修润完毕,心里很高兴,又从头到尾细读一遍。”杨绛还对友人笑说:“这个译本真可谓杨必师生、杨绛姊妹合作的‘师生姊妹之作’!”

译文点烦:
为原作者和读者负责

    杨绛关于文学翻译的“点烦”论,曾在文学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众多学者的赞誉和争论。杨绛在其所撰的《翻译的技巧》一文中称:简掉可简的字,就是唐代刘知幾《史通·外篇》所谓“点烦”。芟芜去杂,可减掉大批“废字”,把译文洗练得明快流畅。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相关人员表示,这是一道很细致,也很艰巨的工序,“一方面得设法把一句话提炼得简洁而贴切;一方面得留神不删掉不可省的字”。
    翻译中的“点烦”是在不伤及译文内容的前提下,锤炼语言的一种手段。一般是在译完相当长的段落、篇章,乃至全书以后,译者对译文作进一步加工或润色时使用的。因为译者在从事译述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定势的关系,思路很容易随着原文走,语言上也难免会出现“洋化”“累赘”“拗口”的地方,有时是大段的,有时虽是个别句子,却殃及全文。这就很需要译者用清醒的头脑来加以“点烦”。
    李景端曾为《堂吉诃德》的译文“点烦”一事求问过杨绛,她是这样回答的:“《文史通义》中讲到刘知幾主张对文章要进行‘点烦’,翻译涉及两种文字的不同表述,更应该注意‘点烦’。《堂吉诃德》的译文,起初我也译有八十多万字,后经我认真的‘点烦’,才减到七十多万字,这样文字‘明净’多了,但原义一点没有‘点掉’。比如书中许多诗歌,可以去查查,原诗是多少行,我少译了哪一行?搞翻译,既要为原作者负责,又要为读者负责,我‘点烦’掉十多万字,就是想使读者读得明白省力些,何况这一来我还少拿了十多万字的稿费呢。”
    杨绛用和点烦《堂吉诃德》同样的态度润泽修改《名利场》,她在《名利场》“点烦”稿上最后一页写道:2014年8月12日杨绛从协和医院回家,乐哉乐哉!休息三天,忙着译完此集。不管好不好,总算竣工了!

讽刺杰作:
历经二百年仍切近现实

    杨绛点烦《名利场》,不仅因为这本译作是胞妹在钱锺书的指导下翻译的,《名利场》和萨克雷也都是杨绛学术研究的对象,她曾写过论文《论萨克雷<名利场>》。在“点烦”本《名利场》的前言中,杨绛写道:“萨克雷是我研究的主题,所以我看了他的全集,他生平最好的作品,也是最畅销的,就是他的《名利场》。”
    《名利场》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19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压榨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打响。中上层社会各式各等人物,都忙着争权夺位,争名求利,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名位、权势、利禄,原是相连相通的。
    萨克雷把他的《名利场》称为“没有主角小说”,但既是小说,必有人物。杨绛认为这部小说是有主角、配角的,主角爱米丽亚“好比鸽子,驯良和善”,配角夏泼“好比鸷鸟,捉住鸽子就一口吃了”。这也是萨克雷眼中这个世界上最典型的两种人。小说中两人此起彼落的遭遇,构成一个引人关怀又动人情感的故事。全部故事里没有一个英雄人物,所以《名利场》的副题是《没有英雄的故事》。

    萨克雷是东印度公司收税员的儿子,受过高等教育,但后来意外破产,只好设法谋生。他学法律、学画都不成功,一连串失败的经历后,写的小说《名利场》却深得读者喜爱,他从此就靠写作为生了。杨绛认为:“狄更斯专写下层阶级,萨克雷擅写中上层阶级。我们读了狄更斯和萨克雷的作品,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可以看到一个大概了。”

    来源:半岛都市报 日期:2016年11月16日 作者:王法艳

    心译翻译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