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资讯 » 可比肩《哈姆雷特》的《牡丹亭》

可比肩《哈姆雷特》的《牡丹亭》

发布日期:2017-04-01      阅读数:1562 次

    ■许渊冲 北京大学教授,从事文学翻译70余年,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词英译,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已出版中、英、法译著120余部。他把《西厢记》《诗经》《楚辞》等众多中国经典和诗词曲赋翻译成英语、法语。

    看点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作为央视《朗读者》节目首期嘉宾而迅速成为“网红”后,一时间,众多媒体、出版社争相约访,这位96岁高龄的翻译家有点应接不暇。

    如今,许渊冲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每天要翻译500至1000字。最近,由他新近翻译的《牡丹亭》(汉英对照)和《莎士比亚悲剧六种》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卞之琳译文比原文还好

    作为世界最杰出的文豪之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瑰宝。莎翁著作中文译本更多达十余种。中国的“莎译”始于梁实秋,朱生豪是集大成者。译者中还不乏孙大雨、卞之琳、方平、曹禺等著名翻译家。众多中文译本究竟哪个最接近原著?

    对此,许渊冲曾公开表示朱生豪翻译的比原文还好。因为朱生豪是文学翻译,他的翻译有文学气息。但朱译也有不足,即莎士比亚的戏要上口,要能上舞台,而朱译的缺点却是不能上口,不能上舞台。卞之琳翻译的特点是形式重于内容,以字对字而言更像莎士比亚。许渊冲的翻译是利用了这些译文的优点,在不违反原意的基础上尽量发挥长处。

    比如,关于“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至少有10种译文。朱生豪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卞之琳译为“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梁实秋译为“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许渊冲和编辑讨论并比较10种译文,感觉这句翻译还有改进的余地。最初他想译成“死还是不死”,但这就说明哈姆雷特在考虑的是“死”的问题,把“死”的可能性看得大于“生”的可能性,这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最后译成:要不要这样过日子?真是难了。“过日子”可以表示在生和死的斗争中活下去,可能更接近哈姆雷特身份或莎士比亚的原意。

    为了说明卞之琳翻译的精妙之处,许渊冲在其新译《牡丹亭》(汉英对照)中详细分析了卞之琳所译的《哈姆雷特》是如何呈现莎翁的生花妙笔的。

    在《哈姆雷特》剧中的叔侄矛盾,叔父本身也有矛盾斗争,叔父内心不喜欢侄子,表面上又不得不装出喜欢的样子,叔侄这样对话:

    叔: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儿,我的儿……

    理智上和情感上哈姆雷特都是侄儿,但叔父又不得不装出父子的感情,所以就说“我的儿”。哈姆雷特情感上不能接受,理智上又不好拒绝,于是他这样回答:

    侄: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叔: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笼罩着你?

    侄: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许渊冲评价卞之琳的这个译文之妙简直可以和原文相比:比如“亲上加亲”,“热劲儿”的“儿”字,和叔父说“我的儿”针锋相对,译出了原文的双关意思,又写出了哈姆雷特的怀疑心理。一个“疑”字,是《哈姆雷特》全剧的关键词。

   《牡丹亭》和《哈姆雷特》的可比与不可比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优秀代表,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否可以比较?许渊冲在其所译《牡丹亭》(汉英对照)中告诉读者:这两部名剧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书中,他从剧情、故事发展情与理的矛盾、人物性格及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等方面解释他的结论。

    莎剧以父王显灵开始引起王子的疑心,于是用假戏演真事,求得了真与假的统一:即哈姆雷特看见父王显灵并不完全相信,还要演戏求证,要戏子在叔父和母后面前演出毒死父王的剧。叔父看到自己弑君之罪不能容忍。哈姆雷特以为叔父在偷听他们谈话,一剑刺去,不料刺死的不是叔父,而是奥菲莉娅的父亲波洛涅斯,这个理性的世故人物因王子的怀疑而丢了性命,这是情理的矛盾。哈姆雷特思想上也引起了生和死、爱和恨的斗争:是为父王复仇?还是为了母亲忍气吞声?而《牡丹亭》剧中死去的不是父王,而是活着的杜丽娘。剧中也有生和死的冲突,但冲突不是为死者复仇,而是向生者求爱,杜丽娘是为爱情而死,是爱情战胜了死亡。

   《牡丹亭》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成亲一波三折,梦中、死后、复生三度缔结良缘,最后爱情战胜了理性,使梦想变成了现实。而莎剧中的一波三折却是父王之死、波洛涅斯之死,最后叔侄母子同归于尽,结果是理性战胜了爱情。如此,杜丽娘之“信”和王子之“疑”构成了两个剧本不同的剧情,这也说明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方向。

    从剧情和人物性格而言,《哈姆雷特》的矛盾是叔侄矛盾、母子矛盾,剧情错综复杂。《牡丹亭》中的父女矛盾,父代表理,女代表情,情理的矛盾表现在父女、母女、师生之间,是外在的,比较简单。从文字表达来说,莎剧文字比较巧妙,语意双关,《牡丹亭》的文字更含蓄深刻。正是从这个角度,许渊冲才得出,从其相同处而言,《牡丹亭》和《哈姆雷特》似乎是不可比较的,但从其不同处而言,两部名剧又不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结论。

    来源:辽宁日报 日期:2017年4月1日 记者:高慧斌

    心译翻译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