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资讯 » 找小语种翻译难 海南政协委员建议建小语种人才储备库

找小语种翻译难 海南政协委员建议建小语种人才储备库

发布日期:2017-02-21      阅读数:1442 次

找个小语种翻译好难啊,政协委员建议——

建小语种人才储备库

这是前不久发生过的一件事:有朋友自小语种国家来,在全省教育界没找到一个懂这种语言的,实在没办法,只好从岛外请来一名翻译。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院长、省政协委员李渝凤建议,呼唤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目标,加快海南小语种人才培养与储备。□南国都市报记者许欣

1

第一批葡语毕业生仅余一人在海南

据调查,在海南省开设有小语种专业的10所高校中,大多数都仅限于俄语和日语,并且专业设置较为单一,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特别是部分学校俄语专业已处于停招状态。社会上的外语培训机构也都以英语为主,几乎难觅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印尼语、泰语、越南语、马来语、柬埔寨语等“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语种。

小语种人才培养规模小、人才匮乏。海南小语种的建设步伐缓慢,语种数量不多且覆盖面不全,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和储备都明显不足。以法语人才培养为例,海南省仅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设该语种,目前每年的招生规模在30至50人左右,在校生120人左右。有关数据显示,市场对小语种的人才需求量在逐年扩大,但因为长期忽视小语种人才培养,导致小语种人才严重匮乏。

与此同时,海南小语种人才流失问题突出。据统计,海南省第一批葡语毕业生仅有14人。作为海南省葡语专业的先锋队,这些学生受到了海南各界的密切关注,然而仅有1名学生留在海南发展,其余的都集中在北上广等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大都市。究其原因,一是对口岗位缺乏;二是工作薪资水平过低。从法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来看,七成以上流失外地。每年的毕业生当中,有约70%的人选择出国继续读书,有10%至15%的毕业生选择去非洲当翻译,有些毕业生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更大一部分人选择在广州深圳江浙等地一些对外贸易公司工作。而留在海南的毕业生中有一半是专科升本继续读其他专业。

2

小语种教师资历浅且结构不合理

海南小语种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资历浅、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很少,缺乏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以目前海南省开设外语最多的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法语专业为例,目前有6名法语教师,研究生仅1人,讲师2人,助教2人,外教1人。从年龄结构上看,主要是30岁左右。这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科研的发展。这种情况在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泰语、印尼语专业都有体现。此外,当前小语种专业教学方式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手段单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双师型的教师不足,校外实训基地不够,学生缺乏实践机会,进入用人单位工作后,一时间难以胜任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另外,目前有能力培养小语种人才的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由于是大专,学习学制是3年,除去半年实习期,实际上真正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半。由于培养周期太短,专业技能教育有所欠缺,遇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还是会捉襟见肘。

3

呼唤建设小语种人才储备库

建立小语种人才储备库有多重要?李渝凤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海南省与国际的贸易合作、旅游服务、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海南与东盟的联系不断加强,对外语特别是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需要大量通晓沿线相关国家语言文化的人才作为桥梁。但由于海南目前的高等外语教育特别是小语种发展尚显落后,小语种人才“短板”凸显。

李渝凤建议,海南有理由积极向国家争取海南在东南亚国家人才交流的特殊政策支持,包括公费留学生倾斜比例、东南亚留学生招生奖学金名额、互派教师名额等,营造海南省良好的小语种人才发展环境。适当放宽小语种专业教师引进标准,提高配备数量和待遇;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术带头人,建设小语种人才储备库。要提高小语种毕业生待遇,稳定人才队伍。为提高小语种人才培养高校层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建议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基础筹建海南外国语学院,突破海南省目前的小语种专业人才学历瓶颈。


来源:南国都市报 日期:2017年2月20日 作者:许欣

心译翻译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