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译者名家 » 梁宗岱:中国翻译史上的丰碑

梁宗岱:中国翻译史上的丰碑

发布日期:2016-11-13      阅读数:1571 次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法语教育家、翻译家,同时也是法国象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旗手,梁宗岱的翻译与文论为众多译家推崇备至,被视为一位高山仰止的大家。在各种中文译本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梁宗岱的译本被视为典范之作,被收入各个版本的《莎士比亚文集》。诗人余光中曾评价:“梁氏译文对原文体会深入,诠释委婉,所入颇深,所出也颇纯。”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八卷本精装版《梁宗岱译集》,备受学界和读者瞩目。此次出版的《梁宗岱译集》收录了梁宗岱一生所有翻译作品,全面而丰富地向读者和研究者呈现梁译经典作品。

《梁宗岱译集》

【德】歌德、 【英】莎士比亚、 【法】蒙田、 【奥】里尔克、 【法】罗曼·罗兰 等著

梁宗岱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他只一刻是我的荣耀,下界的乌云已把他和我遮隔。我的爱却并不因此把他鄙贱,天上的太阳有瑕疵,何况人间!”这是闪耀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里的对生与爱的咏叹调,而将莎翁的华萃诗句引至中国的,正是一位像拜伦那般有着激荡的一生的诗人、文学翻译家梁宗岱。很多人都称其将诗人的传奇人生演绎到极致,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人间世,梁宗岱终究不负生之荣耀,追求率性真实的人生和“为人生的艺术”,以其毕生的精力,向永恒的真与美靠近。

诗文交错,认识人生的角落

梁宗岱的译文,以诗情诗意见长,其译作以诗歌为主,为数不多的评论和小说,也侧重“诗文交错”。《梁宗岱译集》共计8本,包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浮士德》《蒙田试笔》,里尔克的《罗丹论》,罗曼·罗兰的《歌德与贝多芬》,以及《梁宗岱早期著译》《交错集》和《一切的峰顶》。

其中,《梁宗岱早期著译》 收入梁宗岱自1919年到1931的作品。1919年,他16岁,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新诗,少年得志,还是高中生的他接受沈雁冰和郑振铎的邀请加入文学研究会,出版诗集《晚祷》,搭上“新月派”的末班车。1931年,他从欧洲游学归来,因胡适招揽,28岁的他主持北京大学法语系。这11年覆盖了梁宗岱的文学活动从起步到蜕变成熟的过程。他的写作经历文言文、早期白话文、新诗和翻译,伴随着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字里行间留有历史的印痕,看得到语言和表达的变迁,在文学价值之外,也有文献价值。

此外,收入梁宗岱早期著译中的,还有他和瓦莱里、罗曼·罗兰等大师级作家的通信。当年他回中国后,仍和这些大作家保持书信往来,可惜海外来鸿全部毁于动乱,幸而他给瓦莱里的17封信、给罗曼·罗兰的7封信,手稿全部从海外收集回来,一并收录罗曼·罗兰的4段日记,记录了他与梁宗岱的通信和两次见面长谈的细节。以上文献都是首次在国内出版,有无可代替的历史价值,也让人更详尽地探索他的文学实践轨迹。他受罗曼·罗兰影响极深,18岁时读 《约翰·克里斯多夫》,抱书痛哭,他在书里听到类似感召的声音:“一个人活着并非为了快乐。活着是为了完成自我的律法。无论受苦还是死去,唯一所应该做的是成为一个 人 。”罗曼·罗兰文字中生生不息的韵律感,以及他以人性为本、浪漫主义的创作观念,深刻地塑造梁宗岱后来的创作,他视对方为精神上的教父,在巴黎时,他们深入地聊过歌德的诗和贝多芬的音乐,罗曼·罗兰也是为此特别授意梁宗岱把《歌德与贝多芬》译成中文。

因为生活中的动荡,梁宗岱译《浮士德》,只译了半本。他的《蒙田试笔》,也只是蒙田散文中有限的几则。即便这样,很多文学爱好者觉得他的这些不全的译本,更得原作精髓。究其根本,在于他的译笔里流淌着诗的灵魂。他的创作,不仅是语言之间的摆渡,更强调跨越文化的诗意通感。在他的翻译生涯中,诗是首位的。他只翻译过一本小说集,就是《交错集》,而他所选择的里尔克、霍夫曼、泰戈尔等人的小说和戏剧,其中的主宰精神还是诗。他在《交错集》初版的题记里写道:“这些作品有一个共通点,它们的内容,非一般小说或戏剧所描写的现实;它们的表现,非纯粹的散文或韵文;换句话说,它们多少是属于那诗文交错的境域,帮助读者认识人生的某些角落。” 

翻译和创作构成了语言的光荣

作为中国“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评委会主席,董强从梁宗岱身上看到了中国当下翻译的一个难题,他称之为所谓“圣书情结”。“由于梁宗岱一直跟圣殿里的人物打交道,所以他的翻译是一种典型的圣书翻译,他的书都是神圣的书,而我们现在在21世纪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几乎很少有圣书还可以翻译。”董强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家的地位建立在圣书时代,他们带来了西方最伟大的东西,傅雷带来了巴尔扎克,梁宗岱带来了《浮士德》,带来了莎士比亚著名的作品,而现在的翻译地位之所以这么低,因为他们不再是一个神圣东西的代言人了。

在后现代的全球化的社会,文化在混合,但语言其实变成了更大的问题,问题体现在它的世俗化。社交网络、美国大选,这些也需要翻译,但如果天天翻译这些,能够看做是翻译家吗?董强认为,在新的社会里,表面上的圣书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不重新思考翻译这个行为和翻译家的地位,翻译家可能变成一个简单的机械工作。但翻译行为依然可以是非常高级、非常重要的行为。“梁宗岱的一生跌宕起伏,但翻译在他的人生中一直起到核心的作用,他一直能够保持一种极其敏锐的东西,一直给中国的创作界带来很多精神食粮,不管是在什么时代都有一些超前性。”董强从梁宗岱身上看到了翻译的意义。

诗人、诗歌评论家、翻译家王家新也同样感慨于当今翻译在中国地位的低下,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无形中的“原作中心论”:翻译好了归功原作,翻译不好马上就是译者的问题,所以翻译有些吃力不讨好。梁宗岱的译文把翻译提升到自身的价值标准,是创作不能替代的一个领域,是独立的一种艺术,梁宗岱的翻译本身就是中国新诗最精华的一部分。“我们中国的观念太旧,认为翻译和创作是两回事,完全把翻译当做一种工具式的理解。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就收录到了美国现代诗选中,是美国现代诗学开端的一部分,我们现在还没达到这种程度。但实际上梁宗岱、戴望舒、穆旦、冯至,他们的翻译是新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遗产之一。他们的翻译和他们的创作一起构成了语言的光荣。”

所以对于翻译优劣的标准,从梁宗岱身上也可以得到启示。对于梁宗岱的翻译,总有人认为他的缺陷在于过分的夸张。陈太胜说,就像庞德翻译中文诗一样,庞德根本不懂汉语,但很大程度上他是要在英语的世界里创造一种新诗,在汉语里也一样,翻译是把自己的文化创造放进去。“一些研究者可能还停留在一句话的翻译是对和错,明显的错误确实是不可原谅的,但是在格律上、句式上,特别是用汉语表达出来的顺畅上,译者本人,特别是诗人,他创造性的余地很大,这恰恰凸显了梁宗岱这样的译者的重要性。这种翻译有时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而是他自身的一种创造性,与写作一样的一种创造性。”

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

据了解,梁宗岱精通英法德等多门外语,结缘世界文学大师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相交文化名人徐志摩、朱光潜、巴金、胡适等,谱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其一生跌宕传奇,曾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执教,后随院系调整到广州外国语学院,任法语教授。

“他前半生是以诗歌为核心,一直在熊熊燃烧。我认为梁宗岱不是一个一般的诗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带有那种气象和功力。”谈及梁宗岱的翻译成就,王家新认为,像梁宗岱这样的人物在中国百年新诗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虽然后来他没有达到那种预期的成就,但有其历史原因。

王家新表示,中国很多新诗语言的成熟得益于像梁宗岱这样的诗人翻译家。他特别指出,以1936年卞之琳《西窗集》和梁宗岱《一切的峰顶》的出版为标志,可视作中国新诗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这两本译诗集的出版,真正把诗歌翻译提升到一个更专业的水准,使诗歌成为一种有自身尊严、自身标准和自身追求的艺术。

在翻译家、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席董强看来,梁宗岱站在一个非常高的点上,这个高点使他可以建立起一个自己的文学或者诗歌的圣坛。“他就在几个民族当中找到一些最伟大的诗人,然后在这些最伟大的诗人里找到一种共性,而这种共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称之为象征主义。也就是说,他从德国找到歌德,从法国找到瓦莱里,从英国找到莎士比亚,在中国找到屈原,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这种阅读方式是非常独特的。”董强认为,在梁宗岱的世界里,莎士比亚、歌德、瓦莱里、屈原等都站在同一个圣坛,而梁宗岱就在这个圣坛前跟他们对话。

梁宗岱大事年表

梁宗岱(1903-1983),祖籍广东新会,1903年农历7月14日生于广西百色。

1916年:考入广州东山培正中学。

1923年秋:接受岭南大学奖学金,入岭大英语系就读。

1925年:赴法国留学。在《欧洲》、《欧洲评论》上发表法文诗歌若干。

1926年:结识象征派诗歌大师保罗·瓦雷里,后将瓦雷里的长诗《水仙辞》译为中文,上海中华书局于1930年出版了梁译的《水仙辞》单行本。

1929年:结识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在罗兰的鼓励下将陶渊明的十多首诗译为法文,发表于《欧洲》。

1930年:9月19日,接受国联附属机构“为争取和平的宗教和道德”大会的邀请,发表题为“裁军的道德问题”的演讲,并参加国联会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接受北大的聘请,回国执教。时任北大法文系主任兼教授,兼任清华大学讲师。

1934年:辞去北大教职,与女作家沉樱结婚,一同东渡日本。

1935年:回国,受聘为南开大学英文系教授。

1956年:被中山大学聘为教授。

1983年:11月6日8时40分逝于广州,享年80岁。


来源:江西日报 日期:2016年11月11日 作者:宸 宝

心译翻译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